做顧問一定要做實事。怎么做實事?歐博進駐企業,經常不到一個月,企業里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歐博。歐博就像現在流行的網絡熱詞一樣成為他們的熱點詞匯。這種效果是怎么得來的?是歐博老師在企業實實在在做事得來的。
很多老板選歐博的原因不是因為歐博老師的學歷高,也不是因為歐博老師能說會道,而是因為歐博老師能干、肯干,并且特別實干。
歐博和企業的合作是建立在實干基礎上的,不是建立在夸夸其談上的。怎么實干?必須關注細節,必須從細節上抓起。實干的第一點是談細節,而不是談方向、談戰略、談理論。而很多企業的問題出在哪里?出在不想談細節,談的都是一套套的道理。
一個人如果只是想談而不是想做,那么他談的一定是面,一定是系統、思路、模式、方向。喜歡談的人,他用的詞一定是比較大、比較抽象、比較籠統、比較能啟發我們思維。這樣的人我們盡量少交往,因為他會害我們。為什么?因為他講的每一句話都會讓我們聽得舒服,但什么用也沒有。如果是做,我們其實沒有太多要講的,在一個點上做出很大成績,那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說實話,歐博項目做下來,我感覺最深的就是歐博老師們的工作做得非常細。這就是歐博和很多顧問公司不同的地方。很多顧問公司,很多吃這碗飯的人就不喜歡把工作搞得很細,因為搞得太細很辛苦,甚至很多企業的人明明是做實事的,但也有不仔細的毛病。
歐博的很多老師都不懂企業的專業技術性問題,但很多時候他們能把產品合格率從50%提升到100%,把原本計劃三個月達到90%的目標只用一個月就達到100%。大家不要以為這都是我們老師一個人做的,我們老師自己都說不清楚具體的工藝流程,怎么可能做到100%?那企業方的人做了這么多年,為什么就沒有做到?是因為問題大家都懂,大家都知道技術,但大家的做法跟歐博的做法不一樣。
歐博的做法是在兩個地方用力。
第一,把事情細化。就是我不會做,但我看著你做。然后你把整個過程講出來,然后給你劃段,一段一段地分析。歐博老師懂得把你講的一大通流程文件像切蘿卜一樣一段一段地切開。這個切的功夫很重要,把事情從頭至尾切細,這是第一個功夫,這是必須做的,管理必須從“細”做起。
把問題細化以后怎么辦?細化了以后就是一點一點地規范,規矩不要訂得那么籠統,不然什么用也沒有。規矩是針對每個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個動作來的。做管理搞一個大的東西,最后套不到人的頭上去,就像我們把一塊很大的布當衣服誰都穿不了一樣。因為這一塊布是把所有的人都蓋住,所以我們只有把它剪成一塊塊布縫起來,穿在身上才能像衣服。把規矩定到每個人、每一天,大家有這種精神嗎?
當然,規矩不能亂定,不要自己一個人腦袋一熱就給企業的人定下規矩,企業的人做不做得到也不管。定規矩要以企業的人為主而且各部門協商來定,例如,業務部和生產部協商著來定,上工序和下工序協商著定。
第二,就是反反復復地用力。在細節上定了規矩以后反反復復地用力。我覺得管理真的沒有什么巧,我們要懂得反反復復地用力,不要只搞一次,要搞10次、100次、1000次。用力的方式有稽核、橫向控制、三要素等。我勸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頻繁檢查,頻繁激勵。
有些企業發獎金或者搞攻關獎勵,這個審核,那個審批,等批下來發到員工手里,半年時間都已經過去了,這樣員工怎么會有興趣做攻關?又怎么可能調動起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有些老板隨便吃頓飯也要一兩千塊錢,給工人發獎金有個兩三百塊錢就可以了,而且工人還高興得不得了。既然這樣,企業還搞得那么麻煩干什么?一起吃飯的時候,你隨便加個菜就需要兩百塊。用加菜的錢給工人發獎金還搞得那么麻煩干什么?要知道工人是你的親人,在這個世界你可能誰都信不過,但幫你做事的人,你是真的要信的。
我始終都相信員工蘊藏著非常大的潛力。我告訴大家我做咨詢這一行最大的信心是什么?我最大的信心不是因為我在中山大學教EMBA,也不是因為我寫了13本書,更不是我掌握了管理的什么訣竅,而是我知道其實員工自己有很大的能耐的。只是很多人沒有發現,而我發現了,而且深信不疑。
所以,我相信歐博能把任何項目做好,因為我們就把原來那一撥人開發出來并且用好就足夠了。怎么開發?從細節入手,反反復復地檢查,反反復復地激勵,大道理我們不需要多說,歐博這么多項目都證明了這一點。希望從現在開始大家做管理強調兩點:從細節入手,然后反復用力。
選自曾偉教授2011年8月1日課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