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免费|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传媒剧情|www日韩大片|国产在线成人

400-829-8885
做管理怎能沒譜
新聞動態| 瀏覽量:7877| 2021-01-08 |

下文出自曾偉教授根據領導力課程系統整理出來的新書《知行合一要落地》,我們將連續推出。該書是結合管理實踐,對陽明心學和曾子《大學》的解悟。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619.jpg

對待事情,我們要講一個事情的理,要講一個事情的譜,要講一個事情的標準。所以,在事情上我們就要讓自己的心止于做事的標準。

為什么企業里面要有標準?因為企業要是沒有標準,員工就會按他自己的標準行事。他自己的標準我們又稱之為經驗。

在企業里面,每個人做事都是有標準的。只不過這些標準都在各自的心里,體現為各自的經驗和習慣,以及他們的隨意。我們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要把這些標準拿出來,然后優化統一。

其實,所有的制度、規范、流程有一個共通的特征:標準。比如制造型的企業首先要有作業指導書,其次要有工作流程,再有崗位職責。企業標準化的工作做不好,做事的人的內心就無所止。心無所止,心無所依,心就會亂。不僅亂,有時候經常會視而不見。員工不僅不會做事,他甚至經常會找不到事,不認為有事,這就叫視而不見。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726.jpg


我們管理者要明白,員工看問題和我們經常會有矛盾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看到的事情和問題,往往他們是真的沒有看到。因為我們內心有標準,在這樣的標準下,那些事情和問題才會呈現,而他們沒有標準,那些事情和問題根本就沒在他的內心成相、呈現,見都沒見著,你責怪他們有什么用呢?他們還覺得委曲。所以,先讓他們內心呈現出這些事情和問題吧,而這就有賴于標準的建立。

所以,企業里面一定要先把標準建立起來,要先把作業指導書、職能職責、流程、動作控制卡等建立起來。當然,除了一個個動作標準建立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各個動作之間的邏輯關系,這就叫事情的理和譜,理和譜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了,它是做事的規律。

我們看一下歐博生產計劃運作的動作流(圖45)。實際上,從訂單評審動作控制、交期分解動作控制,到主生產計劃動作控制、車間生產計劃動作控制、備料計劃及報欠動作控制,一直到物料的滾動排查、滾動出貨計劃排查控制、生產異常處理看板動作控制、日清尾計劃動作控制、日計劃考核動作等,是一個什么過程?是從接單到出貨的全過程,只不過我們把從接單到出貨的關鍵控制節點給畫出來了,這就是我們十五年對工廠運作所掌握的一個譜,這就是個理。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743.jpg

圖45 ?歐博知行合一系統——計劃動作


一個工廠、一個制造型的企業的生產運作,無非就是接單、出貨。做銷售預測也等于是接單。接單、出貨無非就是一個進一個出。企業不能按時出貨,問題出在哪里呢?出在從訂單進入到出貨的整個過程沒有受到嚴格的控制。從接單到出貨的過程有哪些點需要控制?這些點通過什么動作來控制?很多企業是沒有深刻思考過的,所以很多企業的生產運作就很亂。

我們一開始講的標準更多的是講員工的操作、管理人員的動作,但這張圖就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標準了,它是整個企業運作的一個結構、框架、體系或者譜,是生產計劃運作的一個理,它就相當于樂隊的樂譜、下棋的棋譜,這個東西工廠必須要有。

前面我們講了止,講了企業建立標準,這些標準是讓誰止的呢?員工作業指導書這個標準是讓工人來止的。有了這個作業指導書,他就知道按照這個做,否則你給他一個工件,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或者就按自己的經驗做。

一般做得好的工廠,員工的作業指導書除了文字描述以外,還必須配有圖片。圖片會很直觀地告訴他該怎么做。除了圖片以外,有的企業甚至還要拍視頻。至少訓練新員工的時候,一定要這樣。文字的描述除了語言以外,還要有量化的數據。

很多的員工操作作業指導要有量化的數據,我們在很多企業搞動作控制卡就是這樣。比如在門窗企業,我們在員工的作業指導書就明確注明:搬門的時候只能搬1扇。有的人說搬2扇不行嗎?搬2扇門小心點可以,但是很多人搬2扇門就不小心,一不小心門就會刮花。所以,我們在員工的作業指導書里面要嚴格限制搬門的數量,規定他一次只能搬一扇。

你不能在作業指導書里寫:搬門的時候要小心?!鞍岬臅r候小心一點”這個描述沒用。為什么?因為這不能讓他止,他不知道什么才算小心。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758.jpg


所以,作業指導書一定要描述得很細,要有文字、圖片,還要有量化的數據,甚至還要有視頻。

很多企業既有流程,又有崗位的職能職責描述,但我們還是強調要做動作控制卡。這是為什么呢?很簡單,企業的流程文件往往太大,但對關鍵管理崗位的動作描述和責任追究是不精準的,照著做不一定有效。

流程文件太大,崗位職能職責的描述又講得過于靜態,它沒有詳細地描述一個管理動作的實施過程,這樣的東西沒辦法讓管理人員心有所止,因為它沒有給管理者一個很好的依托和根據。所以,一定要做動作控制卡。動作控制卡比職能職責的描述更動態,更過程化,又沒有流程文件那么大,便于管理人員來做管理動作。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941.jpg

圖46 采購日計劃下達動作控制卡


圖46是采購日計劃下達控制卡,這里面特別說明了動作要點。控制要點放在左邊,右邊是執行部門、執行人、執行的時間、檢查的人、誰來檢查以及檢查的頻率、最終的責任。

計劃部的物控員根據什么來形成采購日計劃?采購日計劃在什么時候下達給采購員?怎么跟進?出現異常的情況怎么辦?怎么來進行考核?這張表講得非常清楚。但這是我們企業里面的職能職責描述嗎?不是。這是不是流程文件?有點像,但不是,流程文件比它大多了,而且流程文件一般也不會講到這么清晰的界定:執行部門、執行人、執行時間、檢查人、檢查頻率、檢查完了以后的責任。流程文件一般不會那么細。

那么,圖45是用來干嘛的呢?這是讓企業的高層心有所止的,這是企業生產運作的一個整體框架。這張圖是便于高管來要求下屬的。如果貨沒有按時出出來,你可以通過這張圖查到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比如是不是該對單的地方沒對,是不是該排查的地方沒做排查,是不是沒搞采購日計劃,是不是沒進行采購管制…...?

圖45里是工廠從接單到出貨的關鍵節點控制圖,這里面有17個表單,這些表單里面的內容就是各個崗位的事了,比如物料需求動作控制卡是給物控員、采購員看的,車間生產計劃控制卡是給車間、給計劃員看的,領料及報欠動作控制卡是給倉庫、物控員看的,這里面的每一個東西都是給不同的人看的。但整個這張圖是給誰看的?是給老板、老總、副總、廠長看的。老板、老總、副總、廠長必須看這張圖,必須懂這張圖,必須把這張圖打到腦海中。


微信圖片_20210108102945.jpg

老板把這張圖裝到腦海里,不管誰走了,你腦袋里面都有一個框,都有一個譜,都有一個理。你的譜在,你的理在,人來了,你把他“填進去”就行。老板、高管只要掌握了這個圖,里面具體的東西,不管誰來,都可以吸收,都可以重新學習。有些老板、高管不愿意掌握這張圖,他認為這都是下面人做的事,因為這個圖里面的那些小方框里的表單、控制卡都是下面那些崗位要做的事,好像跟老板、高管沒關系了。但你要知道這個框架才值錢。

如果把一臺車拆了賣,它還值錢嗎?組裝好的寶馬車一臺可以賣一百萬。把它拆開賣,它可能五十萬都賣不到。

所以,圖45里面的整個框架、結構的價值不是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結構是什么?結構是一個理:結構決定流程,流程決定功能。很多老板沒有結構的概念,他一看這個是計劃部的,那個是生產部的;這個是倉庫的,那個是采購員的,沒有一個跟他有關系,就說:這個我就不用看了吧。

打開來,老板、高管一個都不用看;合起來,就只有老板、高管看。

如果把工廠的生產比做交響樂的演奏,那圖45就是這首交響樂的樂譜,里面的訂單評審動作控制、交期分解、產能負荷分析動作控制、主生產計劃動作控制、車間生產計劃動作控制、備料計劃及報欠動作控制、物料需求動作控制、采購管制動作控制等就是不同部門、不同崗位要演奏的部分,老板、高管就是指揮。

樂團指揮不是打拍子的,指揮家根據樂譜來組織、訓練樂團。指揮家真正的作用并不僅僅是在演出的時候在臺上打拍子。指揮就是訓練師。他訓練樂手:這個音高了,那個音掌握不準;這個地方情緒應該激昂,那個地方情緒應該歡快……指揮要一一點出來,讓樂手反復揣摩,演奏到位。

同一個樂譜,不同的指揮家指揮出來的效果不盡相同。老板、高管就是樂團的指揮,你只有心中有譜,才能把下面的人組織起來,按照樂譜的要求去訓練他們。

為什么很多企業管理難以上道?首先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樂譜”,其次是他們不知道誰應該掌握這個譜。因為譜一拆開,跟老板、高管無關,但譜合起來,就是老板、高管的事。很多老板、高管不知道自己在譜中的位置和作用,也不知道拿這個譜去訓練大家,結果集體沒譜。沒譜的事能成嗎?

歡迎各位在留言評論,精彩評論者會采錄哦~~

微信圖片_202101081051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