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跟一些中小企業老板見面交流的時候,我都感覺到“人的問題”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也會關心事情層面的東西,比如說,工廠內部生產計劃不合理;訂單總是延期;產品品質經常遭到客戶投訴;生產成本越來越高;采購的物料不能準時回來等等這些問題,一個工廠老板當然是關心的。但更讓他關心的還是人的問題。
? ? ? ?因為他知道,這一切的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而得不到解決,關鍵還是人。造成這些問題,是因為人,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靠人。對于“人的問題”怎么解決才是一切問題的關鍵。
?而在人的問題上,很多老板又認為是員工的知識不夠、素質不高等原因造成的問題。所以他們大量采取的措施是招人、挖人、換人,中小老板也敢于花比大企業還高的人工工資請大企業有經驗的管理人員來自己的企業,也舍得花大價錢送自己的人出去培訓。但“人的問題”依然讓這些老板們很失望。
? ? ? ?有一個老板曾經跟我說,他十年差不多換了十個廠長;生產計劃部前幾年建立了,運作了一年左右又撤銷了;技術部門目前也只有試做一些非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核心技術還是一直沿用早年購買的技術。我了解了一下這十來位廠長的經歷,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從外面直接挖過來。他們原來所成立的PMC部(計劃部)經理其實就是企業原來就有的跟單員轉了一個身份而已。
??我問,這個跟單員懂得PMC的運作嗎?他說,不懂,只是根據以往的自己的經驗。我問,那誰能教他呢?他說沒有人教。由此,我又發現,其實這個老板帶團隊的一個主要障礙是自己并不能培養下屬:培養不出廠長,培養不出計劃部經理,也培養不出專門的技術人員。說到底是他對自己的企業一些關鍵部門和崗位的工作究竟該怎么做?怎么才算做到位了?做好這件事有什么難度?等等,他是沒有概念的。這樣,他當然無法去培養這些崗位的優秀的人。因為他沒法改變他們的工作,沒法教他們,沒法讓他們成長。甚至都沒法真正地理解他們,這就是他哪怕能招到各個崗位的專業人員也用不好的原因。他的內心沒有辦法與這些企業里面關鍵崗位的人和事一體。
? ? ? ?所以我勸他,老板要辦好企業,首先要學會帶隊伍。而帶隊伍的前提是,在老板的內心,要能把一個企業基本的框架裝到心里去。這個框架內一些關鍵部門和崗位的運作方式,老板的心里應該是清楚的;部門和崗位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老板的內心也要是清楚的。
?? ?就像下棋,我們得有一些基本的棋譜才行;一個樂團的指揮,不一定什么樂器都能演奏,但他指揮整個樂隊的樂譜是肯定有的,而且還會進到他的心里去。什么時候什么樂器該發出聲音,該發生怎樣的聲音,該表達怎樣的情緒,這些聲音和情緒的出來是什么樣的演奏導致的,這些,樂團的指揮都是清楚的。
? ? ? ?交響樂團的指揮家可不是打拍子的,而是藝術情感的再現大師。所以,在交響樂的藝術家的排序中,作曲家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因為它是樂譜的創造者、設計者。有他,我們一切才有譜。指揮家是第二位的,有他,一切的譜才能變成現實,音樂藝術才變成我們普通大眾所能感知的。也許他任何一種樂器都演奏得不如樂團中的任何一個演奏者;甚至很多的樂器,他都未必真正懂得演奏,但他的音樂地位都是高過任何一個樂器演奏者的。
??真正的音樂都是樂手演奏出來的,指揮家只是在臺上舞動著雙手而已,這雙手沒有接觸任何樂器,也發不出任何悅耳的聲音,但他為什么就如此重要呢?有的人可能認為沒有他,大家難以整齊,你這又是把指揮家當成打拍子的了。你去到交響音樂會的現場,你會發現,整個的演奏過程,樂手們并沒有從頭至尾盯著指揮,因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樂譜。
? ? ? ?那指揮家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他把整部音樂,從整體到細節,從聲音到情緒,都裝在了心里,然后變成了針對每個樂手的要求去訓練他們。也就是說,整個樂團演奏出的效果已經存在于他的內心;各個樂手,如何演奏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也已經存在于他的內心;這才是他心中真正的“樂譜”。有了這樣的譜,他才能指揮大家,訓練大家。盡管他根本就不是哪一樣樂器的演奏高手。
有譜才能訓練人才,有譜才能帶好隊伍。這個譜就是團隊運作的整體概念和模式。有了這個譜,大家才能一體。所以,一個老板對企業各個環節的不了解,是他帶隊伍的巨大障礙,因為他帶隊伍就會“心中沒譜”。他的心中沒有這個“整體”的概念,大家又怎么可能在現實當中呈現出一體的相來呢?佛門說“相由心生”,心中沒有一體,境上就很難一體,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中小企業的現狀。
? ? ? ?所以老板首先要解決“心中有譜”的問題,才能解決團隊一體化的問題。當然,也決不是要老板們既能做PMC經理,又能做研發經理,還能做車間主任,還要能做業務經理,這當然是強人所難。就像是你要求指揮家既要是小提琴演奏家,又要是鋼琴演奏家,還能把小號吹得很棒,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但指揮家對他樂團任何一個樂手的工作,都絕不陌生。都絕對具備欣賞、理解、判斷、調整任何一個樂手工作方式的能力,否則他就沒有資格做一個指揮家。因為他在訓練樂團的時候指揮不了這些樂手們,因為他訓練不了他們。所以,我們講的老板帶團隊,要對團隊的各項工作心里有譜,也講的是能欣賞、能理解、能評判、能調整的能力,而不是說你樣樣都要能做,并且做得很好。
? ? ? ?懂得欣賞藝術的人,未必都是能創作藝術作品的人,而只是與藝術能心靈相通的人。心靈相通,就是一體。所以我們講的老板的這個能力,說到底,是他與團隊一體的能力。
?幸運的是,交響樂團演奏時的指揮只能有一個,而我們企業的老板,卻可以有幾個,甚至更多。只要大家能夠彼此分工協作,完成一體化的這件事,相比較交響樂團的指揮來得容易。當然,把幾個股東整合起來的,也并非易事,需要整合者以及各個股東,具備彼此欣賞、理解、判斷、調整的能力,這也是合伙經營的最大障礙。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跟了解團隊中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工作是一樣的。大家必須心中得有一個整體的譜,才能很好地合作。
? ? ? ?剛才我們談的是老板帶團隊要完成的第一件事,叫“心中有譜”。譜,就是整體的框架,有譜就是有一體感、一體心。
? ? ? ?第二步,我們把它稱之為“心中有愛”。其實企業里面有很多事情,員工不按要求做,不認真去完成,并不僅僅是他不會做,而是他不愿做。也不是有多難做,或者做得有多辛苦,但他就是不愿意做。
? ? ? ?有一個老板跟我說:我真是搞不懂他們,明明他們做得到,他們就是不給你好好做,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我說:你想知道答案嗎?他說:當然想。我說: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他覺得,你及你的企業與他無關。這位老板被我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因為他仿佛看到了企業里這些讓他頭疼的人內心的目光!我這句話其實沒有任何高深,但當時他的表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冷漠的人心、辦企業的孤獨感,無意當中被我一語道破。這的確是很多企業的悲哀,老板的悲哀,管理的悲哀。
??在彼此無關的人心上做管理,無異于把沙漠變成綠洲,不容易!這幾乎是一件明知不可為而又不得不為之的事情,但我們能抱怨誰呢?怪員工嗎?他們也是一路被人冷漠地對待走過來的。
? ? ? ?想一想富士康跳樓死了的那十幾條人命,誰又給了他們一個說法?到現在為止,有關于富士康員工接二連三跳樓的最終報告嗎?責任給誰了?怎么擔責的?十幾條人命,不也就被一個世界級企業的光環遮蔽的無影無蹤了嗎?這是極端的例子。
??那發生在各個企業的不重視員工的行為,甚至傷害他們權利的現象,則構成了佛門稱之為的“眾業”。這個“眾業”是要所有的企業來承擔的。也許我們今天并沒有得罪或傷害過我們下面的員工,甚至我們還培養和成就了許許多多的下屬,但這改變不了承擔“眾業”的因果。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的員工在別的企業受到的那些不公以及漠視,會成為他在你這個企業冷漠的根源。
? ? ? ?談戀愛曾經受過傷的女人,不是喜歡講“天下沒有一個好男人”嗎?那你可以想見,抱著這種想法的女人,會對他后面遇到的男人有多好嗎?他后面遇到的男人肯定會覺得自己很冤,因為他并沒有傷害過這個女人,為什么這個女人如此地不信任自己呢?自己的愛為什么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呢?在這里,一對一的因果規律好像失效了。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到廟里問法師“為什么好心沒好報?”的原因。這都是不懂得“眾業法則”的緣故。
我們要有一體感,要知道眾生是一個整體,你這個老板和這個員工曾經見過的別的老板,也許根本就不認識,你這個企業和他曾經工作過的企業也許毫無關系,但在他的心中是一類,都是他打交道的老板和他工作的企業,你認為的不同,在他那里變成了相同,這就是人心的作用。
? ? ? ?所以,王陽明說“心無體,以天地萬物感應之是非為體”。過去的事與今天的事,會在他心里相互感應;過去的人也和今天的人在他的心里相互感應;很多老板看員工的眼光,不也是這樣嗎?有幾個員工背叛了自己,他不照樣開始不相信別的員工了嗎?
?? ?所以,首先我們要接受這件事,不要認為自己有多好,就可以有等量的好報;要有不管對方好不好,我都一直好著去的想法。這的確有點冤,但除此之外,也別無他法。你要防,防不勝防;你要算,算來算去,誤了自己。
? ? ? ?我們對孩子是一個什么態度,就只能對下屬是這個態度,這才是真正的一體心、一體感。所以古語才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句話的意思并不是說一個人一定要有多少血緣兄弟,爹媽一定要生多少孩子,而是只有在你心里把大家都看成這種兄弟關系、父子關系,你才能夠真正達到一體。這就是曾子在《大學》里講的“親民”的意思。
? ? ? ?一個“親”字把中國式管理的根本點透了。西方人講領導學要講無數的方法,中國人講領導力,只要講一個“親”字就夠了,“親”就是一體。
? ? ? ?為什么全天下的人做父母都不要考證?父母是一個恐怕比世界上所有的職務都重要的崗位,難度系數也是最大的。但既沒有培訓,也沒有證書,個個都能無證上崗,人類的那些圣人們、智者們為何不去解決這天大的問題?因為不需要人們去解決了,上天已經給我們解決了,一個“親”字解決一切。所以,人當爹媽的,只要搞清楚是不是我親生的就夠了,其他都不是問題。
??一個基于血緣的“親”字,只解決了怎么當爹媽的問題,沒有解決怎么做管理的問題。中國的儒家思想解決了這個問題,方法就是“推己及人”,把一個“親”字延伸,這就是曾子提出的“親民”思想,也是孔子提出的“仁者愛人”的思想。有了“親”和“愛”的心態和眼光,你就會發現“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
? ? ? ?儒家思想2600年來成為中華民族社會管理的主流思想,就是因為它孜孜不倦、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完成著一件事:讓人與人之間通過“仁愛”和“親民”成為一體。我們在企業里面,按這樣的思路照著做就是了,幾千年都是成功的,我們在企業里面憑什么做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