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經常跟我的同行在一起,他們都說我們歐博不像顧問公司,為什么?因為他們認為做顧問就是給點建議,寫一下方案,指點指點,參謀參謀,僅此而已。哪有像歐博老師那樣的,要跑到車間現場,甚至要跑到供應商那里去“指手畫腳”。所以,我的同行覺得歐博走的不是顧問的套路。
什么叫顧問?我覺得我的同行對顧問的定位也沒有錯。顧問就是給建議、參謀,指點一下,這的確是個慣例。犯不著跑到現場,跑到供應商那邊指手畫腳。但是我想說,首先按照國際慣例來講,我們不要把顧問理解成一個“門客”。
什么叫門客?從古至今,做門客就是中國的知識分子生存的一條路。過去的士大夫、讀書人,自己當不了皇帝,當不了大臣,當不了大官,就依附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成為他們的門客,甚至可以說是食客。門客,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說得更過分一點,門客就是食客,食客就是一群讓有權有勢的人養著的有知識的人。
食客平常都干些什么?就是給有權有勢的人出出主意,甚至和他們聊聊天,幫他們解個悶,這就是這種知識分子的定位。總的來說,這群知識分子就是一群寄生在有權有勢人身上的寄生物。憑著多讀了點書,憑著腦瓜子有點靈活,就到別人家里吃吃喝喝不用給錢,然后幫別人出出主意,解解悶,就靠這樣的方式生存。這些人就應該直接叫食客,這是中國很多沒有出息的知識分子走的路,現在國內很多讀管理,學管理的人還在走這條路。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些人不樂意到企業打工,他們覺得那樣太辛苦,又做不到跟老板平等地打交道。那怎么辦?那就做門客,做食客。這應該是舊社會留下的惡習,現在竟然被我的很多同行作為做顧問的一種模式。
我認為到企業就要做實事,做顧問也應該做實事。做門客、食客就是丟知識分子的臉。什么實事都做不了,對企業一點幫助都沒有,這不是丟臉是什么?
所以,大家要明白歐博不是門客,更不是食客,歐博是要做實事的,是能改變企業的。變得了就變,實在變不了我們就撤,為什么?我經常說歐博要有尊嚴地掙錢,沒有尊嚴的錢可以不掙。為什么?最簡單、最直接的回答就是歐博每年都有幾十個項目要做,少一、二個項目歐博關不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