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v免费|偷自拍视频区综合视频区|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传媒剧情|www日韩大片|国产在线成人

400-829-8885
人的標準化
新聞動態| 瀏覽量:3965| 2023-11-08 |

將做人的標準打入到員工的頭腦中,不斷強化,就能得到符合企業標準的人。他做事自然就能按企業的要求去做。這是用對人的標準化替代對事的標準化,達到控制的目的。

講到這里基本上已經看到黎明的曙光了,什么樣的方式呢?拜托式是老板在尋找一個和他一模一樣的人,但他找不到。而我只是和他有一點點區別:我可以去培養、復制這樣的人!把自己想要的人培養出來!那么,我們能不能借鑒我們以前的做法,用類似的語言來說明這個問題呢?

我們怎么找一個精確的語言把這個思想表達出來?我們實際上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人的標準化問題!教育和培養就是解決人的標準化問題。我們小時候一直受黨的教育,目標是把我們培養成無產階級和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人的標準化問題,因為把人的事情是定不死的,對事情沒辦法標準化,我們就設法解決人的標準化問題。

答案出來了:可以通過對人的標準化來實施對決策權和控制權的控制。假如我培養的人跟我一樣,那么,這個人做決策時,他就會按我的意思去做。他做控制時,就會按我的要求去做。我們不需要對事情進行規定。

所以,歐博的標準化有兩個概念:對事的標準化和對人的標準化。我們以后不僅要懂得對事的標準化,還要更多掌握對人的標準化。就是對決策權和控制權的約束和控制問題。

說到對人的標準化,我們的先輩做的太棒了。我們管理者要將兩個人奉為我們的神靈,一個是泰勒,泰勒教我們如何做對事和動作的標準化,這個方面歐博做的很優秀,所以,有人稱我們為中國的泰勒。還有一個就是孔子,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對人的標準化,這是當時解決社會、國家管理的唯一出路。當時還有法家的韓非子、管仲,他們實行的是懲治邪惡、獎罰分明的政策,實際上是一種事后控制,這種控制方法并不高明。而孔子的偉大在于他通過對人的教育,解決了人的標準化問題,他做的是事前控制。這就是漢武帝以后歷朝歷代都把孔子奉為圣人的原因。

各位把《論語》好好看一下,《論語》就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啊!“半部論語定天下”,聽過這句話吧。半部論語定天下,為什么?因為《論語》里面孔子在跟他的學生不斷的講如何做人的問題。這其實就是一個將人標準化的系統過程的方案。

孔子教我們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要做一個忠臣,別做奸臣,所以,這么多年,我們敬重岳飛而鄙視秦檜。

要做一個孝子,中國有句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孝太重要了。

要做一個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要做一個烈女,女人為什么只強調做一個烈女?因為過去的女人不出來做事,所以不需要做忠臣,女人不可能出來做臣子的。女人也沒必要成為君子,因為過去的女人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假如過去的女人也是做事的,也是當官的,孔子定的標準肯定不同,那么這些標準絕對也包括了女人。就是因為過去的女人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是這樣。所以,孔子給女人只有一個標準:做一個烈女。

忠臣的標準:君為臣綱;孝子的標準:父為子綱;烈女的標準:夫為妻綱。這三綱統治中國二千多年,世界五大文明古國,唯獨中國的文化是完整的保存下來了,是因為中國靠的不是單純的人治,也不是單純的法治。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他也不能違反這個東西,他也要做孝子,在他母親面前是相當講孝道的,從康熙、乾隆都看得出來。

一個國家二千多年能延續下來,肯定有些奧妙在里頭,奧妙在哪里?實際上,這兩千多年既不是靠完全的人治,也不是完全的法治,別以為僅僅是靠軍隊維護的。這奧妙就在于孔子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他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一個對人進行標準化這樣一個管理思路。然后,通過他的三千弟子,三千第子都不是等閑之輩,到各國傳播他的思想,再通過一代代的儒家弟子傳播這種思想,通過統治階層不斷去傳播這種思想!結果,這個對人的標準化,通過二千多年下來,就已經完成得很好了。

這樣一個社會實踐,這樣一個咱們中國人自己的事實,證明這是最有效的統治之道,換個說法就是最有效的控制之道,這個例子就足夠說明問題了吧。

控制人心有很多方式,基督教、佛教等宗教都是在控制人心,但是控制人心和對人的標準化還是不一樣??刂迫诵氖强刂迫说木?,對人的標準化控制是一個具體的做法,而不僅僅是一個思路??鬃拥某晒驮谟?,他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提出了這樣一種管理之道,然后通過兩千多年的實踐,一直延續下來,實踐證明這種控制方式真是非常厲害、非常有效的。

忠臣、孝子、君子、烈女,有了這四個做人的標準就夠了。因為這四個方面把古代人要處理的人際關系完全都概括了。第一個是上下關系,第二個是父子關系,第三個是朋友關系,第四個是夫妻關系。過去的社會里頭就這四大關系?,F在看起來好簡單啊!孔子多厲害,二千多年以前就告訴我們,要做好管理就要把我們的人按一個理想去培養他、教化他。忠臣、孝子、君子、烈女都是一個理想人格。

我到安徽歙縣,發現有十三個牌坊,那都是皇帝給立的,是一大家族的,前后四百年,有忠臣的,有孝子的,有烈女的。古代的皇帝覺得孔子太好了,奉孔子為老師,因為孔子教了這些統治者一個統治之道,就是對人不斷地進行標準化的教化!孔子的管理思想歸結起來兩句話: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我們剖析中國式管理的密碼,不是說今天再去提倡什么忠臣、孝子、君子、烈女,不是要把這一套照搬到管理中來。但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個啟發:除了人治、法治以外,中國的歷史實踐早就告訴我們,還有一種古老的管理方式,我們老祖宗早就發明了,我們天天被它管著,但我們不知道,這就是禮治,禮治就是教育式管理。孔子所有的頭銜都不如“教育家”這個頭銜重要,這充分證明孔子的管理就是教育式管理。

所以,我們內要學孔子,外要學泰勒。內指國內、內心,而對外形動作的控制要學泰勒。這個理論一搞出來,我們很多東西就明白了。西方為什么靠對事的控制就能完成標準化呢?因為西方的宗教一直非常發達,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對神的崇拜,都是有神論。佛教到了今天在中國也不是主流,不像基督教在西方那樣發達。自從孔子以后中華民族的主體思想就是無神論,我們崇拜的是祖先,是人不是神,孔子用對人的崇拜替代了對神的崇拜,所以中國人誰都不怕,鬼都不怕。而孔子的時代是有很多神話的,遺憾的是孔子之后,我們失去了對神的敬仰。

為什么是一種遺憾呢?因為只有在神的面前我們才能平等,你再能行你跟神就沒法比,神的存在能夠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產生平等。而中國的社會文化里對人的崇拜天生就注定了人與人之間有了等級,人與人之間很難達到平等。

你要明白我們的文化的特征:它沒有一個像神一樣的東西頂在頭上面,它是靠對人的崇拜而產生了一個個階梯。明白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在這一點上的不同對我們很有意義。它讓我們在社會里不要亂來、別上街亂喊口號、別上街發表錯誤的言論。你把這個道理悟透了,你就知道西方的那些東西在中國行不通。

西方一直信奉的是有神論,以致每個人都有一種敬畏心,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的約束感,都有一個自控力的存在,所以,西方人鬧革命也不會把老祖宗的墳給鏟了,也不把房子給燒了。而中國人一鬧革命就要燒房子,項羽造反把阿房宮給燒了;文化大革命把很多東西都砸了。這都是缺乏敬畏心、缺乏自控的表現。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中國人信奉的是無神論,是對人的崇拜。當這個被崇拜的人不被崇拜的時候,神又不存在,腦袋中又沒有神的約束,他只能是無法無天,發作起來跟瘋子差不多。

我到歐洲回來最大的感受是:走在羅馬街頭就像進了建筑博物館,很多有幾百年歷史的建筑上都標明著建造的年份。我們的黃鶴樓、滕王閣等都不知道重修了多少次,人家的建筑自從建好了就是這個樣子,為什么?有敬畏心啊。我們這個社會不亂還好,一亂就亂的無邊,沒有一點點敬畏心的。

因為西方人信奉有神論,所以,泰勒的管理才可以只著眼于對事的標準化。而我們必須首先著眼于對人的標準化,其次才談得上對事的標準化。因為我們缺少敬畏心,缺少對人的約束,人們普遍缺乏信念和信賴。這也是造成我們比西方的管理難度大、管理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自從孔子以后,中國的宗教劃上了句號,也翻開了新的一頁,這就是禮教。把這個道理理解透了我們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歷史和現代之間的東西都是有聯系的,思想上的東西是一脈相承、完全可以融會貫通的,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種思路:禮治的核心是將做人的標準植入人的大腦,然后達到控制的目的。中國人崇拜張飛的“勇”,關云長的“義”,諸葛亮的“忠”,都是通過把這些標準植入我們腦袋里,然后當成我們崇拜的對象,我們就被控制了。

由此我們可以再把它進一步細分一下,我們不能再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講什么呢?

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工廠中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工廠管理者?你能給出答案嗎?我有一個課的內容和這個類似,叫“如何打造工廠型團隊”。禮治的核心是做一個什么樣人的問題,那么,你就要明白:在中小工廠里你怎么樣做才是一個合格的人?什么樣的管理者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你有沒有一個清晰的標準,假如你都不知道,還怎么指導工廠的員工?

孔子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提出了一個中國化的理想人格概念,然后他把這個人格概念廣泛地傳播,加上歷代統治階級的向下灌輸,歷代所謂的文化人的宣揚,這個理想人格概念已在我們的頭腦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們現在是以做事來評價人的,以能力來評價人的,而不是以人格來評價人的。即使我們談到人格問題,也只是用社會化的標準,泛泛而談,沒有任何企業人的特征,這就缺乏了約束力和引導力。所以,我們要想在企業里面完成這個工廠人的標準化,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個標準是什么?

工廠人的標準至少應該具備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精細化。

做工廠的人要具備一個精細化的特征,精是精確,細是細節。

我們企業的人非常缺乏精確的習慣。你問他,貨什么時候能出,他要么回答“七、八天吧”,要么就說“大概十來天”,或者干脆說“說不準”。物料什么時候能回來呢?采購員也多半回答:大概、可能、爭取。即便這樣,他的時間單位都是以“天”或“周”為單位。 ?

所以,我看管理水平的高低,不看你有多少文件,不看你工廠的人是否都穿同樣的服裝,不看你工廠草坪割的是否干靜,看什么呢?第一,看你倉庫堆了多少東西,亂不亂,然后看時間單位??次覀児S里的人做一件事的時候,時間單位有多大。

如果我們的時間是以“月”為單位,動不動就說下個月可以出貨,或10月下旬可以出貨的話,那就糟了.如果是以“周”為單位,你的工廠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是以“日”為單位,假如真的能做到,那也是可以了;如果你能精確到小時,你的管理水平就很高了。

管理水平可以從我們平時說話、做事的時間單位的精確度來衡量,越模糊管理水平越低,越精確管理水平越高。所以,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用我們描述一件事情的精確度和是否喜歡用數據說話來衡量。

為什么我們的人不喜歡用精確的數據說話呢?除了做不到那么準確以外,關鍵是我們的人不喜歡把一件事說得那么死,因為太死板會讓我們沒有余地、沒有退路。機械和死板不符合我們的個性,這會讓我們很難受。

堪稱制造業楷模的德國和日本的企業,恰恰就懂得死板和機械的好處。德國人很死板的,很機械的,機械和死板造就了嚴謹和精確。

戰爭時期有兩支軍隊在打仗,當這兩支軍隊在拼刺刀的時候, 一支軍隊拼刺刀是下了子彈的,另一支軍隊拼刺刀槍里是有子彈的,拼刺刀沖上去不行的時候就開一槍。

這兩種拼刺刀的方式誰更聰明?子彈上膛好還是不上膛好?

似乎是槍里有子彈的人聰明,因為,槍里面子彈上了膛,在拼刺刀的時候,他會有一個保護,有一個退路。但正是因為有了保護,有了退路,那么當他拼刺刀和平時訓練的時候覺得拼不了還有子彈,還有一手,就會心存僥幸,就不會玩了命的去練和拼。而槍里沒有子彈的人知道自己刺刀不能拼贏,性命就得完蛋,他在練和拼的時候,都會玩命得多,他明白要是練不好,真正拼的時候就會沒命的。可見,有這種心理,他拼刺刀的技術會大大長進,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護。因為拼刺刀時要把握開槍的時機并不容易。槍里有子彈的人看起來做了聰明的事,實際上不聰明。

我們在管理上難道不在犯這樣的錯誤嗎?凡事留退路、鉆空子,你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永遠提高不了。你到一個企業僥幸生存下來了,但這個企業沒有發展你總有一天不得不離開,你離開之后到另一家企業,你還是這個水平,結果這個企業又搞不下去,你又不得不離開,當你一生轉來轉去轉了幾十家企業的時候,你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管理素質還在原地踏步,為什么?你一次一次的原諒自己,你沒有把自己逼到絕路上,你沒有承擔責任。拼刺刀是什么滋味?拼刺刀的責任就是被別人捅死的責任,那是拿命來賭的啦,所以你們認為現在沒有嚴格要求自己,不以更高的要求對待自己,把一切問題都搪塞過去,把一切責任都推卸掉好嗎?短期好,長期害死人!

第二,職業化。

職業化歸結一句話就是按規定去做。職業化的特點不是你知不知道,而是你去不去做。很多人是專業人士,他啥都知道,他說起專業的東西頭頭是道,但是,他不能完全按規矩去做,他不是在做的方面厲害,而是在知的方面厲害,那只能叫專業化,不能叫職業化。

職業化的人不但知道,而且按要求做。我們很多人喜歡給人感覺:這件事情我只是不想做,我要做肯定能做好,這就是沒有職業精神。按規定去做,就是把工作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看得重,這就是衡量職業化的標準,這就叫敬業。

有職業精神的人會把自己的工作當作愛好,并且富有研究精神,而不僅僅是把工作當飯碗。其實,企業的很多問題都不是難度很大的問題,而是我們的人沒有多少興趣去鉆研,去研究它的解決方案,有時候你只要一用心、一觀察、一琢磨就解決了。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為企業的服務過程中,比比皆是。

我們在奧特龍項目上出現過這樣一個例子,這個企業是做煙機的,煙機上有一個燈,就是這個燈不亮的問題導致返工率為29%,做100件有29件燈不亮,要返工,返工意味著我們的工時大量的浪費。但后來我們很簡單地就解決了,我們把它降到了5%,一下子提高了24%的產能,這意味著我們什么都沒做、什么力氣都沒花,就讓它的產量提升了24%。什么原因呢?很簡單,我們派了一個老師,在裝配線上守了一個星期,看燈不亮到底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問題就好解決了。

我當時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管理人員對我說這個問題太復雜了,我們三年都沒有解決,你們怎么可能短期解決它呢?很多工廠的問題都變成了這樣的怪事:一件事情解決不了,一定是很難,因為難,所以解決不了,最后誰都不去解決了。事情真有這么難嗎?其實不然,我們的老師一個星期下來,找到了原因,只用了三秒鐘就解決了問題,這就是琢磨帶來的效果。

我們的老師雖然從來沒有做過抽油煙機,但經過觀察發現了燈不亮的原因:上燈泡的時候是在前面的工序,上完了就跟著流水線往下走,流水線有很多工序,最后一個工序是上網罩,燈在前工序裝上后測試是亮的,經過流水線的很多后工序的過程中,一路的震動,燈就松了,到最后工序工人上完網罩就出貨了,貨到了客戶那里,客戶投訴、退貨,造成返工。

找到了原因以后怎么辦?就是最后在裝網罩之前工人把燈再擰緊一下,燈就能亮了。就這一個動作,竟然提高了24%的產量。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工廠中這一類的問題真的很多:技術人員研究不出來,因為他不注意,壓根就沒想著怎樣解決。其他人進來的時候,又因為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于是都認為這個問題很難,沒辦法解決,真相是大家的懶惰才是造成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

工廠人的第三個特征是市場化。

工廠生產的目的是什么?是出貨,貨出給誰?貨是出給客戶的,然后客戶又給我們錢。所以,我們是拿貨跟客戶換錢的,我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是給別人用的,現代工廠的本質是為別人生產,這就推論出在這種環境下我們的生存法則:是你自己說了算,還是別人說了算?答案:肯定是別人說了算?,F在社會生存的法則是別人說了算,但是我們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老是認為自己了不起。其實你違反規律了,你的錢是從別人手里拿的,你工作的成績不是你自己說了算,因為我們現在的生產方式不是自給自足。什么是自給自足?就是自己做出來自己使用,好壞自己說了算。

好多人這個性格很嚴重,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從不求人,這個樣子害死人。這個樣子是從哪里來的呢?中國幾千年的生產方式是什么?是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就是自給自足,這就養成了自己滿足自己的習慣。而工業不同,是為滿足別人生產,是別人說了算,我們頭腦中要時刻繃緊一根弦:別人怎么看我們?對一個企業來講,就是客戶怎么看我們;對一個團隊,就是他人怎么看我們。把評價工作的標準交給別人,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個基本原則。

比如說我們的采購人員,你的工作好壞交給車間來評價,看車間是不是經常欠料,車間欠料說明很多物料沒有回來,你可以說供應商不供貨,是有這個成份,但也不能百分之百歸結為供應商。倉管員的工作評價交給誰呢?交給車間,交給財務。為什么?因為倉庫管理不好的話,成本上升,有財務可以給你評價。還應該交給計劃物控員,因為你要把信息給錯的話,物控員作計劃的時候就要多買物料,重復購買。車間的工作評價交給誰呢?交給品管,你做的好不好由品管來評價。品管的工作評價交給誰呢?交給客戶,這是一個鏈條。

海爾搞了一個市場化的機制,每一個人環環相扣,每一個人的工作都交給下工序去評價,形成一個鏈條,叫做市場鏈,它的企業就能做的很好。我們有沒有這個習慣呢?沒有!我們的工作都是由自己來評價,這是我們一定要改進的地方。

所以,工廠人的標準是精細化、職業化、市場化。

我們要學孔子的一點,把人的標準打入到人的腦袋中去,把人進行標準化了,人做的事肯定標準化了,這是管理的最有效途徑。

我們現在就應該這樣做,問題是我們現在的企業把事的標準化都沒有做好,更何況人的標準化呢?我們要學會怎么樣把一個標準規則輸到腦袋里去,然后標準化地生產出一批人來,然后企業就做大了,這是我們的思路。

怎么做呢?首先看這個人心控制網絡圖。你把它搞懂了,你在企業里建起來了,你就是一個心靈控制大師。你到跨國公司就會發現,它都有這套體系在運作,很多跨國公司實際上實行的是宗教化管理,日本和美國最明顯,它的管理理念和形式里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由宗教的方式控制人的心智。

東莞的一個老板對我說:我的員工的工資一點都不比跨國公司的低,我的員工的生活環境比它的還好,為什么同樣的人在它那里就服管,在我這里就不服管呢?實際上人進了跨國公司就像進了一個染缸,時間長了你就要染成那個樣子,你在外資企業干過的就有那樣的感受,再到民營企業就很不習慣。這說明,跨國公司有一種東西我們沒有,不是設備、廠房、老板的問題,是沒有控制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