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PMC的核心是什么?
PMC有一大堆的流程,一大堆的表單。東西太多,我們就很難把住PMC的核心。我們以前做ISO流程的時候(ISO的流程其實主要是PMC的內容),把任何一個流程文件問題的結果。
做好PMC的關鍵用三個字就是:破無明;用兩個字就是:覺知;用一個字就是:觀(現場看、現場查)。
做好、做精、做細,都要有五六頁紙,二三十個流程的東西就多得不得了了,這樣就很難把握核心。
PMC的核心就是破無明。也就是說,你要看清楚所有的東西。比如,物料到哪里你要清楚,訂單到哪里你要清楚,哪個車間正在做什么你要清楚,要做到沒有什么東西是你看不清楚的。
其實PMC就是兩個鏈條,一個是計劃的鏈條,一個是物料的鏈條。這兩個鏈條是一直在動、相輔相成的,物料到哪里?訂單到哪里?哪個物料是哪個單的?都要搞準確。車間在做什么?哪個工序在做什么?做的是哪個單的?哪個單的零部件在哪個車間?哪個工序?哪個工人手里?都要弄明白。
做PMC千萬不要老是“想”,一想就會出問題,就會越想越糊涂。然后就是說——說來說去,再到爭——爭來爭去,最后推——推來推去:物料問題是供應商的責任,做不出東西是前工序的責任……最后搞得誰都沒有責任,這是一個怪圈。由有問題變得沒責任,這就是依靠“想”來解決
我認為,PMC表單再多,重要的是要抓兩個核心表單。
第一,訂單進度管制總表,所有的訂單做到哪一步都得清清楚楚。
我們都知道鐵道部門最厲害的就是有個大屏幕,屏幕上能清清楚楚看到哪輛車在哪個區域跑,那樣還能撞車嗎?不要以為溫州撞車事件是看不到的原因,那是管理的原因。
為什么高速公路經常出問題?因為在高速公路上我們看不清遠距離的車的狀況,開車的人只清楚相鄰的車況,所以在高速公路開車就容易出問題。
《訂單進度管制總表》上的數據信息每天都在變,每天要更新。要做好這張表,就要有相關的動作和表單來配合:訂單進來要做訂單評審,并把它體現在《訂單進度管制總表》上;然后是交期分解,形成主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再通過生產協調會、工序對單等動作,確保《訂單進度管制總表》能夠做到準確、清楚。PMC有了準確的訂單管制總表,對訂單情況清清楚楚,計劃就能準確管控到生產的每個細節。
第二,《物料進度總表》。
我們要通過制定物料需求計劃,實施物料排查,進行采購管制,落實采購日計劃等動作來形成我們的《物料進度總表》。使得所有的物料情況都清清楚楚地顯示在上面。
這兩張表(訂單進度總表、物料進度總表)做得好的,我們的PMC就一定做得好。把這兩個表抓住,PMC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我們做管理,要懂得把問題簡單化。即使做很多的動作,但至少在思想上要簡單化。很多人做管理是:思考多,動作少。腦袋里翻江倒海,動作里又沒看到什么。我希望大家做管理能做到這樣的境界:思想少、動作多。這樣管理就好做。
(選自曾偉教授2012年3月26日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