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標準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頻繁地關注、互動和激勵,去確保大家能夠真正地動起來。
會開車的人都知道,開車要時刻踩油門,踩剎車,快了要剎車,慢了要踩油門,有沒有人會跟教練說:能不能教給我一套踩一腳把車發動以后就不用管的開車模式?這聽起來大家都覺得很可笑,但實際上很多老板在管理上卻想找這樣一種一勞永逸的模式。
當然,要想做到把油門一開就不用管了,也有辦法。即找一個司機——總經理。問題是很多司機(總經理)的想法跟你一樣,也想把油門一開就撒手不管了,于是他找了一個副總。副總又是這樣,于是找了幾個經理,經理們也是這樣,于是找一群主管,主管再把工人當司機。工人司機忙不過來,或者不好好開車,車子就死火了。
你看,我們老板、老總、副總、經理、主管,全都坐在車上,卻個個都不去踩油門,個個都不去踩剎車,個個都不去打方向盤,個個都嚷著:“誰開的車?”老板說“我花了錢”,老總、副總、經理、主管說“我指了路”,然后全指望那一群工人。
這就是我們很多企業的現狀。大家都不愿意去頻繁地踩油門、踩剎車,頻繁地打方向盤,都想把油門一開就一勞永逸,這樣的企業管理能不出問題嗎?
所以,我們要頻繁地打方向盤,頻繁地踩油門,頻繁地踩剎車,也就是要頻繁地關注,頻繁地互動,頻繁地激勵。如果一個企業從高層領導到基層員工都養成了這種頻繁做事的習慣,它的管理還會不好嗎?
但是這個頻繁也要分工,并不是所有人都撲上去打方向盤、踩油門、踩剎車。老板主要負責頻繁檢查這個車子有沒有問題;老總主要負責頻繁查看行駛路線對不對;經理主要負責頻繁查看油門狀況如何,踩油門及不及時,剎車靈不靈;主管們要頻繁打方向盤。企業這輛車就是這樣頻繁調整開起來的。
歐博自創建以來已經有十年多了,期間我們做了300多家企業管理變革的成功案例,從中我頻繁地感受到的就是管理者要頻繁地介入到下屬的工作當中去,而且介入的頻率越高越好。
但是,頻繁的介入不是頻繁的干擾。頻繁地介入最核心的內涵是頻繁的覺知(知情)。我們不能動不動就給下屬下命令,不能隨隨便便就去指揮他,但我們要頻繁地去覺知下屬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等等,這個很重要。有些人說,我哪有這個時間去隨時查他干什么呀?其實這很簡單,只要你把這個事放在心上,打個電話了解情況,依靠別人去查也可以,有什么忙不過來的?
以我自己為例。我們歐博一般都有四十多個項目同時在進行,首先,我認真聽取老師們每個星期一的匯報,從不缺席,而且會把老師們講的每個字都聽到心里去,深入覺知這個項目已經發生了什么,正在發生什么,將要發生什么,存在什么問題、困難,等等。其次,認真聽我們歐博稽核部的匯報。
所以,知情不代表指揮,頻繁地知情,頻繁地了解情況是必須的。我們不能把自己當成一個逍遙派,想學莊子逍遙游,又想做億萬富翁,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要學孫子,學《孫子兵法》如何打仗。老板、高管必須頻繁了解企業的運作、管理情況。我去過很多日本企業考察,發現他們很多老板都是整天泡在車間里面的,外面的人進來還以為他就是一位兢兢業業工作的老師傅,所以,難怪日本企業能夠做大做強。
頻繁地介入的另一層面的內涵就是頻繁地幫助。我們的下屬是需要幫助的,如果我們不去及時幫助他們,讓他們經常出現喊天不應、喊地不靈的情況,他們就會變得消極起來。比如,你作為老板,下屬卻總是找不著你,或者他們一找你,你總是說“我正忙著談業務呢,你那個事不算什么。找你的老總、廠長去”這樣久而久之,他們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懶得“喊”了——不管它,隨意吧。
所以,當我們的下屬提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方設法幫助他解決。如果他的直接上司能夠解決,卻沒有聽取他的匯報,沒有去幫助他,而你知道了這個情況,你就可以督促他的直接上司去幫助他;如果需要別的部門協助,你就督促別的部門參與進來。
我就是這樣管理我們的項目和幫助老師的。凡遇到我不清楚的情況,我都會馬上調資料了解清楚;項目上的老師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直接打電話給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有困難,找警察”,我們在企業中能不能做排憂解難的警察?
那么,我們要如何覺知下面的真實情況,存在哪些困難?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成立稽核部,通過稽核部直接了解下面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具體情況。
有些人說:“這豈不是兩條線嗎,企業會亂掉的。”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國軍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叫政委制。連有指導員,營有教導員,團以上有政委。政委和司令員是平級關系。
一個軍隊里面有兩個最高指揮,在軍事史上是罕見的,如果按照西方的管理思想肯定行不通,但共產黨打贏國民黨是離不開這種軍隊機制的。
所以,我們做企業管理也不要把西方管理的那一套照搬過來。我們可以通過建立稽核部,直接掌握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把打小報告變成正常的情況匯報。誰說企業信息必須通過一層層來上報?
任何消息都靠一層一層傳上來,傳到老板、老總那里,不僅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也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如果在中層發生了堵塞就會很糟糕,因為上面的命令下不去,下面的情況上不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稽核杜絕這種情況的發生。
總之,頻繁地關注、互動和激勵,頻繁地知情、頻繁地幫助是必須的。我們的項目老師在企業里面也有做組織架構調整、組織設計、做相應的流程控制卡,這些都是常規動作。也就是說,組織建構、流程規劃、策略制定是最基本的動作,它們必須結合我們以上所講的東西,才能真正快速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