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機至今已七年,但是復蘇步伐一直緩慢且十分脆弱。其中發展中國家一直扮演著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角色,而中國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經濟體之一,在全球貿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月25日在常州,由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主辦的“2016年中國印制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暨第十五屆中國印制電路行業百強排行頒獎典禮”盛大舉行。
眾所周知PCB產業是電子行業的基礎產業,重要性和地位不言而喻。工信部電子司王威偉處長分享了關于產業發展的思考。
1、發展方向。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文件的發布,為電子制造業的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制造2025文件中五大工程的實施將有力推動產業轉型,逐步實現由大變強,中國制造2025的配套文件也在陸續發布的過程中,希望大家關注,找準自身發展方向。
2、發展形勢。受整體經濟發展態勢影響,PCB行業的發展將會降速,但發展趨勢不會改變,仍然會平穩增長。同時,我們也應盡早謀劃,尋求新的增長點,傳統行業的智能制造升級會帶來不少的機遇,建議大家予以關注。汽車電子、虛擬現實等產業發展也將帶動PCB產業的增長。
3、發展動力。在產業轉型期,發展減速,新的應用還未發展起來,希望行業能在這個時候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加強技術創新投入,苦煉內功,爭取在下一輪的產業經濟周期中贏得先機。
4、提高管理水平。伴隨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約束趨緊等環境變化,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管理降低成本。通過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工廠應是不錯的選擇,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又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請大家認真研究。
5、推動結構調整。目前低端無序競爭嚴重,高端供給能力不足,為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引導社會投資,提升行業發展水平,電子信息司正在委托中國印制電路行業協會編制《印制電路行業規范條件》,希望大家積極參與,為行業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CPCA由鐳理事長作了精彩的致辭。
由理事長在致辭中表揚了今年協會更加強化了業界同仁的交流。對于行業目前狀況,他說了三個關鍵詞:“活著”、“活好”、“超越”。“活著”是指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在去年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方面的分化、差異化更加明顯;“活好”是在金融危機后,很多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脫穎而出。“超越”,是除了活好外,要在全球中取得一流,這是大家爭取的一個目標。
目前,很多企業持續創新、持續轉型,這些值得肯定。由理事長提倡,我們行業中的企業應該要有差異化、有個性、有特點。“世界多變,沒有人可以靠個人把握。”由理事長肯定了這次中國印制電路產業發展研討會的作用,對于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可以有效知情、協助解決,通過協會的平臺、通過現場企業思想對撞的火花,讓行業的發展穩若磐石。
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高素梅執行秘書長為我們分析了2016上半年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經濟運行及未來走勢:
上半年行業增速穩中向好。
效益運行良好:利潤上漲30%同比上漲9.6個點、利潤率4.7% 同比上漲0.9個點。
投資部分活躍:?技術制造業投資上漲13.1%、高全部工業8.5個點;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和IC上漲20%以上(工業4.6%)。
分化態勢明顯:新興領域好于傳統領域、基礎領域好于整機領域、大企業好于?企業、東部好于西部。
另一方面,目前面對的突出問題有:
從宏觀環境層面看,出口管制、知識產權輸送、安檢及技術檢測等門檻造成的走出去壓力大、貿易壁壘增多;集成電路5免5減半政策等落實到位不?;營改增后信息服務企業稅負加重導致項?目回款周期長。
上半年富士康收購夏普、戴爾收購易安信等說明外資并購活躍、內資企業壓?增加。同時手機內銷增長5.3%、回落6.3個點,彩電下降7%、銷售額下降10%、利率1.5%暴露出了國內傳統電子產品市場天花板效應突出的難題。外需市場也持續低迷,出叉口交貨值同比下降3.6%,回落5.4個點。
從企業深層次看,轉型升級壓力大仍然位居首位。高局長特別提到目前重金融服務、輕實體現象突出,她指出企業利潤來自服務。第二,國際競爭缺少話語權,產業鏈?出去協調度偏底,企業對國際主流生態鏈的參與度不足。第三則是老生常談的創新問題。科研成果轉化率 < 30%,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50%的現象使得創新不足、基礎短板過多成為企業的老大難問題。
現場,高秘書長預計全年制造業增長9%、軟件業增長15%。總體態勢平穩增長,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滲透性、倍增性、帶動性,將更加突出,進?推動全社會生產?式、生活?式、管理模式、商業模式、投資結構和貿易結構的不斷優化。
PRISMARK姜旭高博士作了全球及中國印制電路產業發展現況和展望的報告。
他報告中給出了權威的分析和預測,總結如下:
全球?濟復?步伐緩慢,2015年全球GDP增長幅度僅為3.1%,預計在2016年與2017年將分別達到3.4%與3.6%。
轉型和調整是當前中國?濟持續發展的必然,力求從過去20年以出口和投資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向基于消費和服務的更可持續增長。
2015年整個電子行業表現低迷。全球電子行業總產值達到18,650億美元,同比下降0.1%,主要原因來自于大幅下滑的個人電腦(PC)市場(同比下降8.4%) 和強勢升值的美元匯率。
受競爭日趨激烈、銷售增長停滯和?濟增長放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智能手機市 場從爆炸性增長已?進入到接近飽和狀態,增速延續下滑。
虛擬現實、智能汽車、3D打印等新興方向的發展在2016年將得到延續。智能穿戴 、新能源電子、醫療電子、通信用基礎設備和自動控制等,將有可能成為今后的 重要增長點。
中國仍是全球電子制造基地, 具有最完善的產業鏈以及龐大的消費群體, 因此行業 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 同時產業界也在紛紛尋求轉型升級的機會。 “十三五”聚焦“ 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成為中國電子行業的行動綱領。
中國半導體行業在2015年的收購整合浪潮中進行得如火如荼,一方面積極參與全 球化產業分工,另一方面加快在中國產業鏈內形成生態環。
根據Prismark的的數據分析,2015年全球PCB總產值達到553億美元,相對于 2014年的PCB總產值574億美元,同比下降3.7%。于此同時,2015年中國PCB總 產值達到267億美元,同比增長2%。
2016年,PCB產業步履蹣跚,?濟增長形勢依舊混沌不明,智能手機銷?增速下 滑,可穿戴設備被大眾市場接受的不確定性以及匯率的波動,進入新一輪良性循環周期仍需時日。
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PCB總產值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而中國依舊是PCB 產值增長最快的區域,保持約3.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中國是全球PCB第一大產地,2015年的PCB產值占全球產值的48.3%,同比增長 2%。其中,剛性單雙面板、多層板、HDI和FPC的產值與世界其它PCB制造地區 相比占絕對優勢。
2015年FPC在中國的產值同比增長15.4%,大大高于其它類型PCB產品,內資 FPC企業的貢獻功不可沒。半導體載板由于產品技術和資金投入的壁壘較高,在中國的制造仍然相對落后。
剛性單雙面板、多層板以及HDI在201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原因來自于下游需求低迷、同行競爭激烈以及價格下滑嚴重。
中國PCB產業持續增長的趨勢依舊不變, 尤其是內資PCB企業的發展勢頭強勁。2015年中國內資PCB企業的總產值達到88億美元,同比上升了3.8%。
內資PCB企業的產值大部分來自于剛性單雙面板和多層板,HDI和IC載板在內資PCB企業的產值份額仍然較小。
近年來上市PCB公司越來越多,公司可以在短期內募集資金快速發展壯大,擴大產能 ,豐富產品線,讓他們在市場競爭中越來越有優勢。作為上市公司,接受公眾監督,提高管理和?營的透明度,這對公司的發展有利,同時也帶動整個PCB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PCB行業大規模擴產已?顯露出產能過剩的危機,產能膨脹、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導致PCB產品價格壓力增大。
中國本地PCB供應鏈也得到迅速發展,從銅箔、覆銅板、化學品到激光儀器等PCB生產設備,與日韓臺等PCB供應鏈建設相對成熟的國家和地區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是中國PCB產業突破發展的關鍵。
轉型升級仍然是必須長期堅持的方向。中國PCB企業需要把握全球電子產業的發展節奏,強化技術能力以適配市場需求。提高技術、改善工藝、優化供應鏈、增加產品競爭 力和附加值都是不可忽略的舉措。全面提高工廠的自動化生產能力,以壓縮人工成本, 同時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時代下,使得我們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強。CPCA副理事長、金百澤董事長武守坤給與會代表分享了企業如何從純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的轉變,“電子電路產業演進和制造服務創新”是他奉獻的新理念。
他首先拋出目前來看還是很具有未來感的觀點:互聯網+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的生存之道。
據他介紹,個性化制造是一種服務型制造。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驅動,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需求是更高質量的服務。服務型制造的基礎保障來自高水平的制造,服務型制造不是拋棄制造轉而做服務,而是通過服務創造新的增值機會和空間。高水平制造需要長時期知識的積累,最大挑戰來自與先進制造技術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能的形成和積累。個性化制造有利于創新型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個性化制造本質上是對創新活動的一種褒獎,鼓勵差異化的市場競爭,規避同質化的惡性競爭。
從傳統工業制造過渡到互聯網+制造,擁有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及時快速的服務能有助于用戶實現創新的實踐、形成差異化的產品,獲得增值發展的市場機會。武守坤副理事長同時介紹了金百澤云創硬見設計和制造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創新需要開放,研發需要工匠”,相信他用工匠精神做出的全新平臺給參會代表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啟迪。
本次大會由CPCA常務副理事長、科學技術委員會會長黃志東主持。
由理事長在會上對此次三家贊助企業常州力達電子設備有限公司、臨安振有電子有限公司、金瑪印刷機械有限公司表達了感謝。
下午的研討會邀請部分百強入榜企業代表與與會嘉賓分享企業特色。他們是: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楊朝輝、蘇州紫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姚波、新野鼎泰電子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王馨、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徐緩、廣東光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余軍文、金都集團--上海賀鴻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潘金光、深圳市碩成科技有限公司曾慶明、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毅。
研討會過半,很多參會代表的聽后感就是:信息龐大。相信現場無論是何種類型的企業,都能在今天充滿干貨的分享中得到再思考的引爆點。正如會上各位嘉賓所傳遞出的正能量:當今時代,每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機會、每一次衰退都能帶來超越的契機。做大做強是一個過程,可喜的是,我們正走在強大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