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由于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存在明顯過剩的情況,今年以來,多地生態環境部門紛紛發出項目建設引導性建議,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廢鉛蓄電池利用處置等項目亮紅燈,提醒投資者避免投資風險。
據記者掌握的信息,今年以來,江西、山東、吉林、廣西等多地生態環境部門已發出相關提示,建議社會資本投資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時,應充分做好項目可行性論證和市場調研,避免產能閑置、減少資源浪費。
受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委托,江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9月13日發出的《關于發布2022年度江西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建設的引導性建議》稱,“總體上看,全省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實際生產經營負荷長期處于較低水平,部分利用處置設施可能存在長期閑置情況。”
該中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江西省危險廢物實際綜合利用量約占核發綜合利用能力的35.4%,危險廢物實際處置量約占核發處置能力的40.0%。
調查發現,目前,江西省內利用處置能力存在缺口的利用處置危險廢物類別主要有:含砷廢物、含鉻廢物、鎢渣和易燃性磷渣等;利用處置能力嚴重過剩的危險廢物類別主要有:含銅鉛鋅鎳錫等有色金屬廢物、廢稀貴金屬催化劑、廢礦物油、廢有機溶劑、廢電路板和廢包裝桶等。
2021年,該中心也發布了相關建設項目投資引導性公告,將綜合利用能力嚴重過剩的含銅、鉛、鋅、鎳、貴金屬、錫冶煉及廢礦物油、廢煤焦油、廢有機溶劑等危險廢物綜合利用新擴建項目,列為“謹慎投資類”項目,建議投資者謹慎投資,避免產能閑置、減少資源浪費。
今年6月,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2022年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建設投資引導性公告》也稱,2021年全市產廢企業委托利用危險廢物10.81萬噸,委托處置危險廢物35.56萬噸,而全市綜合利用規模已達205.73萬噸/年,綜合處置規模50.05萬噸/年,綜合利用處置能力遠大于企業委托需求。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已遠超全市產廢總量,部分種類危險廢物利用能力已嚴重過剩。”淄博市上述公告稱,鑒于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已超出處置需求,原則上不再批準新(擴)建綜合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集團內部自建配套的危險廢物處理設施除外),不再批準新(擴)建危險廢物填埋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新(擴)建廢礦物油、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利用項目。
當前應通過科學評估、合理布局、優化結構,補齊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圖為長三角某地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
今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于廣西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規劃建設指導性建議的函也反映,“我區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在項目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也出現了低水平重復性建設、結構性失衡及部分危險廢物類別利用處置能力嚴重過剩等突出問題。”建議地方環境部門嚴格執行相關行業準入政策,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今年的第1號公告就是《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投資建設指導性建議》,該建議稱,“我省利用處置能力在‘十四五’期間仍將嚴重過剩,利用處置設施可能存在長期閑置的情況”。
19日上午,有環保專家對記者表示,一些地方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領域出現的問題,既有低水平重復性建設、部分危險廢物類別利用處置能力嚴重過剩的問題,也有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同時也有監管不到位的問題,導致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切實解決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科學評估、合理布局、優化結構,分行業領域、分區域地域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到2022年底,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高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該通知明確,促進危險廢物利用處置企業規模化發展、專業化運營。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開展專業化建設運營服務。
“在我看來,相關部門應加大力度,打擊非法收集、處置危險廢物的小企業、小作坊。只有斷了他們的財路,才有我們的生路。”19日,山東日照一家從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