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知名車企加入降價大軍!
3月13日,吉利汽車發布購置稅減半限時補貼政策,補貼最高可達3萬元。據悉,此次優惠活動涉及車型包括新繽越、第4代帝豪、遠景X6 PRO等,活動時間截止至3月31日,全國用戶均可參與活動。
近日,由“東風系”引發的“車價補貼大戰”愈演愈烈,目前有超30個汽車品牌通過廠家補貼或經銷商降價等方式參與其中。
市場表現方面,A股汽車板塊近期走出一波明顯下挫行情。今天汽車股再次大跌,絕大多數個股飄綠。截至中午收盤,汽車指數下跌2.24%,東風汽車跌超4%,長城汽車、中通客車跌近4%。而自3月份以來,汽車指數累計跌約10%。
港股汽車股今天也集體下跌,截至發稿,長城汽車跌近7%、華晨中國跌6%、小鵬汽車跌超5%、吉利汽車跌超4%、比亞迪股份跌近4%。
01又一自主品牌巨頭加入降價大軍
3月13日,吉利汽車發布購置稅減半限時補貼政策,對旗下全系車型進行購置稅補貼,用戶只要在吉利汽車APP上花99元購券,即可享受50%的購置稅補貼,活動時間是3月1日至3月31日。此次優惠活動的車型中,新繽越、第4代帝豪、遠景X6 PRO最低可獲得3000元的購置補貼,而獲得補貼最多的車型是帝豪L Hi·P車型,至高綜合優惠可達30000元。
吉利最新銷量顯示,吉利汽車2月汽車銷量10.87萬輛,同比增長約39%。其中,吉利品牌2月銷量90333輛,同比增長42%,其中幾何系列銷量15237輛,同比增長98%;領克品牌銷量12090輛,同比增長15%;極氪品牌銷量5455輛,同比增長87%;睿藍品牌銷量823輛,同比下滑49%。
市場表現方面,吉利汽車股價最近一個多月以來跌跌不休,較年內高點回調超30%,截至發稿,跌4.42%,報8.87港元/股,總市值為89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81.4億元)。
國泰君安最新研報認為,由于特斯拉大幅降價策略導致行業鯰魚效應形成,2023年會是行業內卷之年,“以價換量”策略將成為主題。吉利汽車新一輪成長周期已開啟,2023年將是公司新能源成長重要之年。該研報指出,公司新能源戰略轉型成效顯現,但轉型成效尚未被市場充分認知。短期股價波動逐漸消退,新能源銷量逐漸提速,帶動滲透率穩步向上,銀河系列的產品創新+銷售渠道改革將推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拉升銷售單價。此外,公司出口業務已觸底反彈,出口業務有望在2023上半年超市場預期。
02越來越多車企加入
此次“強降價”主要針對末代產品
這波汽車降價潮,最初起源于湖北東風集團旗下的多個汽車品牌。近日,由湖北省聯合多家車企推出政企購車補貼,“東風系”汽車成為補貼主要對象,最高優惠9萬元。由“東風系”為導火索,車企集體開啟了瘋狂降價模式。這不僅引發了當地消費者的熱捧和關注,更是在全國掀起了“蝴蝶效應”。
就在吉利汽車發布購置稅減半限時補貼政策的同一天,北京現代發布綜合優惠,消費者在購買8款車型時可獲得購車補貼,最高補貼5.5萬元。據了解,價格優惠由廠家直補和經銷商讓利構成,其中,第四代勝達旅行家現金優惠可達5.5萬元,全新一代名圖、菲斯塔N Line也有1.5萬元的最低優惠。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
而在幾天前,奇瑞集團也參與進這場降價潮。據3月11日奇瑞汽車微信公眾號消息,奇瑞控股集團攜旗下奇瑞、星途、捷途、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重磅發布購車鉅惠政策,開啟百億惠民購車季,最高優惠42888元。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微信公眾號
自2023年3月11日0時起至3月31日24時止,凡在此期間購買奇瑞集團全系車型的客戶,均可享受不同程度的補貼優惠。此外,奇瑞還推出“限時保價”政策,若截至2023年4月10日24時,國家出臺全國性統一購車政策或奇瑞官方統一加碼現金優惠,因用戶已提前購車導致不能享受相關政策的,奇瑞集團四大品牌將按照相應政策標準給予用戶現金補貼。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除吉利、北京現代和奇瑞以外,已有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別克、比亞迪等在內的超30個汽車品牌通過廠家補貼或經銷商降價等方式參與其中。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近期,多地及車企推動下汽車紛紛降價,行業競爭加劇。根據統計,本次降價主力多為尾部品牌,截至2月下半月折扣較高的車型以已停產車型、銷量占比低的燃油車、豪華品牌電動車為主,主流品牌的主流車型目前價格相對穩定。
據業內人士判斷,本次大規模降價的主因是新能源滲透率已接近30%,頭部車企有快速搶奪市場份額的主觀意愿和能力。
03降價或與銷量壓力相關
近期,大批汽車品牌降價,與銷量壓力密切相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數據顯示,2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03.2萬輛和197.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7.5%和19.8%,同比分別增長11.9%和13.5%。1月至2月,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62.6萬輛和362.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5%和15.2%。
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1.5萬輛和165.3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2.8%和12.5%,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0.9%。1月至2月,乘用車產銷累計完成311.2萬輛和312.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和15.2%。
新能源汽車表現相對較好。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55.2萬輛和52.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30%和28.7%,同比分別增長48.8%和55.9%,市場占有率達到26.6%。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97.7萬輛和9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1%和20.8%,市場占有率達到25.7%。
中汽協指出,當前,國內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釋放,去年底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以及新能源補貼退出形成提前消費的影響,我國汽車消費恢復還相對滯后,前兩個月累計產銷同比有明顯回落。同時,考慮到當前影響汽車消費國內外環境仍非常復雜,我國汽車工業穩增長任務依然艱巨,需要相關政策持續提振,助力汽車工業平穩運行,實現一季度良好開局。
華創證券認為,5月-6月起,汽車行業或將進入相對強勁的主動去庫階段,燃油車折扣會更進一步上升,部分擁有汽車工業的省市有較大概率對汽車消費進行補貼刺激。在此期間,電動車滲透率短期會略有壓力,但持續時間不會太長。